中国石油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获国际关注 实践成果亮相世界自然保护大会
2025年10月17日•企业动态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王芳 特约记者 柳军)10月9日至15日,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主办的2025年世界自然保护大会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办。中国石油因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自主贡献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地(OECMs)建设方面的突出成果,受IUCN亚洲区办公室邀请参会。
会上,中国石油展示了以OECMs建设、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绿色共享小屋、志愿服务为主体的“四位一体”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引发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广泛关注。中国石油代表在亚洲馆和中国馆先后3次作专题发言,向国际社会系统介绍了这个创新保护模式的理念架构、实践路径与阶段成果,获得IUCN、多国代表及中国政府等相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认可。
作为全球首家成功开展OECMs实践的国际知名企业,中国石油已累计设立12处OECMs,总面积达4900公顷,有效促进了油气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公司同步建成覆盖10个OECMs的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体系,依托61个监测点位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的物种监测。截至目前,可以识别320种动物,累计获取5.4万余条监测数据,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效果评估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公司还通过改造现有设施建成9个绿色共享小屋,使其成为面向员工与公众的生态文明和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基地。198名员工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开展巡护、讲解等保护行动。
下一步,公司将建成OECMs、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绿色共享小屋、志愿服务4个体系,牵头制定OECMs相关标准,进一步发挥好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