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能源圈大热,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三家中国能源企业“排头兵”连续发布业绩,成绩亮眼。根据官网数据显示,中石化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人民币712.08亿元,中海油净利润人民币703亿元,中石油达到净利润人民币921.7亿元。这几家公司在持续推进生产经营、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等业务方面表现突出,为我国油气高效平稳运行做出巨大贡献,尤其是中石油,净利润创七年来最好水平,在勘探开发投入与增储上产的成效最为显著。在去冬今春的供暖季,中石油创下历史上最高供气量——首超1000亿立方米、预计达1065亿立方米,占全国供应量的63%,充分发挥了保供主力军的作用。
近年来,全球疫情反复,欧洲天然气连年危机,而近期地缘政治紧张,俄乌、也门一系列“斗劲操作”,加之美国近期一直在公开场合高喊“增产”、“增气”,全球能源危机颇有一触即发的预感。国内也曾一度“气荒”、“油荒”,但“中石油”等排除技术“卡脖子”困难,稳扎稳打,原油产量连续3年企稳回升,天然气连续5年增产超过百亿立方米,克服我国资源禀赋弱势,坚决夯实了国家能源保障。
1.油气产量双增,天然气产量持续快速增长
2021年,中石油全力推进高效勘探和油气增储上产,在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四川等重点盆地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和重要发现,国内油气储量接替率147%,其中原油储量接替率221%,创历史新高。坚持稳油增气,深入推进老油田稳产和新区效益建产,国内油气产量实现双增,其中国内原油产量753.4百万桶,同比增长1.3%;国内可销售天然气产量42,222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5.7%,创历史新高,天然气产量占油气当量的比重持续提升。优化海外油气资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不断提升资源获取能力和发展质量效益,保障能源安全,将能源饭碗牢牢捧在自己手里。2.勘探开发与生产力度持续攀升
2021年,中石油国内原油储量接替率(即,国内年新增探明可采储量与当年开采消耗储量的比值,替代率>1,表明勘探获得的储量增加大于开采所致储量消耗)达到2.21,创公司上市以来新高。这样的数据是与欧美国家近年大幅减少上游投资勘探战略走势大相径庭的,极大显示出以中国石油为代表的央企增储上产、保障国内能源安全的决心。3.超过70%公司支出用于油气勘探开发与生产
2021年,中石油用于油气勘探开发与生产的资本性支出高达70.97%,较2020年增长1.9%。同时,降本增效提质,践行“降一切可降之成本”,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国内油气单位操作成本在排除人民币升值影响后,较2020年几乎持平。
4.创新驱动成为量效齐增的“秘方”
下一篇:日本计划通过深海洋流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