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一个月多以来,欧洲天然气市场的变化牵动众多化工品圈的关注,其成本急涨的现实状况与供应存在不稳定风险的预期,令欧洲化工生产商不断承压。
天然气涨价同时供应紧张 化工装置生产承压
据外媒报道,3月底德国巴斯夫首席执行官接受采访时称,若未来天然气供应不及其需求的一半,其德国路德维希的生产基地将不得不停产,并表达了其他更多的担忧。
据悉巴斯夫位于德国路德维希的化工生产基地中,相关的聚氨酯产品产能如下:30万吨TDI装置,12.5万吨环氧丙烷,8万吨新戊二醇装置,3.6万吨MDI等。德国科思创拥有58万吨MDI装置,30万吨TDI装置。二者在欧洲其他国家亦有装置分布,而实际上德国的其他化工生产商,以及分布在欧洲其他国家的化工生产商,近期或许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上述担忧。欧洲部分聚氨酯产品产能如下:
既是能源亦是原料 天然气之于化工无可替代
天然气在化工生产中,一方面作为能源参与生产,另一方面直接作为原料参与反应,在文初提到的采访中,巴斯夫首席执行官认为天然气无论是作为化学品的原材料还是能源来源,都无可取代。而据悉天然气作为原料,主要用于制备化学品生产中尤为重要的合成气,可以说没有天然气参与反应,将无法获得合成气,更无法向后继续进行反应制备成品。
基于天然气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当其价格出现持续上涨时,必然带动各类化工产品成本上升;而当天然气供应出现不稳定情况时,影响的是化工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和连续性。这对化工生产而言都是较大的挑战,因为上述两种情况的发生,将附带出现各类化工品的供应稳定,合约执行,供需矛盾等等问题。
而德国巴斯夫首席执行官所表达的担忧,之所以引起国内化工市场的普遍关注和共鸣,也正是基于化工人所共有的认知和担忧。
全球货源流动或因此生变 中国出口存增量预期
对于全球化工品市场而言,在远洋市场上的流动,通常由套利空间、供应缺口、需求增量等引导,也有部分集团全球化调货等。近期欧洲市场上由于局势所带来的成本变化、供应不稳定等问题,正在引导形成新的供应缺口和套利空间的预期,此前卓创资讯已经就欧洲市场的供需新变化做过简单预测。
当前局势尚不稳定,后续的影响仍然不容化工人掉以轻心,市场认为巴斯夫的表态传递了欧洲化工市场的共同担忧,但欧洲方向的中下游生产环节的需求预计并不会因此有同幅度的缩量,预计这将促使其他区域的货源积极前往填补供应缺口。中国化工行业体系完备,产品丰富,且大量化工品产能除满足国内需求外仍有剩余,预计未来数月将积极寻求向该方向出口。但由于欧洲市场的REACH认证体系,进入门槛颇高,预计部分化工品或以欧洲外围市场为主要目标市场。(吴燕妮)
下一篇:日本计划通过深海洋流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