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做专业的油气咨询服务商

专注于石油行业领域

【新闻资讯】
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资讯详情
可燃冰开发亟须自主技术和装备
2017年12月21日•新闻资讯

    广州12月19日电 “我国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开采起步晚,但进步快。”19日,在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开发高端论坛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杨胜雄教授透露,目前他们正在建设开采先导实验区,已进行前期论证和实施方案准备等一系列工作,以加快海域试采进程,推进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

  今年5月至7月,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在南海神狐海域连续产气近60天,累计产气量达30.9万立方米,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

  杨胜雄所在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是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及试采工作的主力队伍。他表示,试采成功意义重大,不仅实现了可燃冰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和装备的自主创新,且打破了我国在能源勘查开发领域长期跟跑的局面,实现了我国在水合物领域的“领跑”,抢占了水合物科技创新高点。

  人类是不是很快就可以利用可燃冰了?“我认为为时还早,现在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杨胜雄说,实现可燃冰能源开发,必须拥有足够的资源储量,安全的开发环境,可行的开发技术,同时有一定的商业利润,才能实现真正的开发应用。但目前我国仍尚未完全具备这些条件。

  “要加快可燃冰能源开发,必须大力发展自己的技术和装备;同时,国家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他表示,海上研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需要更多的企业、机构参与到可燃冰能源开发才能加快发展速度。

(源自科技日报)

电子情报信息
  • 《石化科技周刊/报》
  • 《石油公司周刊/报》
  • 《石油要闻周刊/报》
  • 《石油科技周刊/报》
  • 《天然气市场周报》
  • 《油气管网观察》
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石油周刊   |   新闻资讯   |   企业动态   |   企业展厅   |   油价信息   |   展会信息   |   投稿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电话:010-63822758
E-mail:jd@cpptn.com.cn

扫描进入手机站

(c)2007-2025 cppt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