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做专业的油气咨询服务商

专注于石油行业领域

【新闻资讯】
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资讯详情
沙特阿美又出手
2023年10月27日•新闻资讯

当前,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与能源进口国,市场潜力巨大。沙特,作为最早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在能源领域与我国合作日益紧密,国际合作正走向深入,能源贸易、能源项目合作形式多样、成果丰硕。


在能源方面,中沙双方强调,加强能源合作是两国重要战略伙伴关系的体现。沙特石油资源丰富,中国有广阔的市场,双方提及两国石油贸易规模及良好合作基础,推进并巩固双方在石油领域的合作符合中沙共同利益。双方强调全球石油市场稳定的重要性,中国欢迎沙特在支持全球石油市场平衡稳定方面发挥的作用,欢迎沙特作为中国原油的主要可靠来源国。双方一致同意共同探索石化领域的投资机遇,开发石油转石化技术领域富有前景的项目,加强在电力、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源及相关项目开发、碳氢化合物的创新利用、能效、能源产品及相关产业链本土化等领域和项目上的合作,加强在和平利用核能领域的合作,以及在人工智能、能源产业创新等现代技术开发领域的合作。


2022年发布的《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再次强调“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沙共同合作的重要性,并提出:欢迎沙方相关机构加入“一带一路”能源和投资伙伴关系,加强沙特作为中国企业生产和出口能源产品的区域核心地位,对地区国家以及欧洲和非洲能源产品消费国的能源项目进行共同投资,从而推动沙特本土产业发展,并通过中方在沙特的相关投资实现中国石化产业的自给自足。


申万宏源近期发布的一份研报显示,底层经济结构的深度绑定,是中沙两国合作的基础。在碳中和的愿景下,全球化石能源消耗量的长期下降已是大势所趋,中东地区等原油开采国急需寻求长期稳定的买家。而中国坐拥全球最大的下游终端市场之一,且将在未来承接更多欧洲炼化产能,是世界最大的原油消费国。然而我国油气资源相对匮乏,在国内增产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出于保障能源安全的根本诉求,同样需要寻找长期稳定的外部油气供应商。中国与沙特在经济结构上的战略互补和深度绑定,将带来两国未来在政治及经济领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在中沙能源合作的未来方向上,东方证券分析师倪吉认为,基于中沙的资源禀赋,未来双方可能采用三种模式进行合作。第一种模式是沙特扮演我国原油供应伙伴的角色,作为全球前三的产油国,沙特原油产量大出口比例高,稳定采购沙特原油有利于我国的能源安全。第二种模式是沙特新建炼厂将原油转化成化工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中国向其输出炼化设备和工程建设能力。第三种模式是双方在炼厂股权上深度绑定,中国以市场换技术,让沙特参与到国内的炼化项目中,换取关键化工品的早日国产化。


业内专家指出,沙特作为一个石油出口大国,需要一个稳定的市场和需求方,以保障原油的稳定出口。对于我国而言,双方合作也可让原油的资源来源更加稳定。


在中沙能源领域全面合作进程中,新能源也是日益崛起的一大重点领域。当前,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趋势促使沙特加快能源转型步伐。自2017年以来,沙特启动国家可再生能源计划,将其作为“2030愿景”组成部分,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新能源发电装机58.7GW,构成发电装机总量的50%,其中光伏发电装机量占新能源之首达40GW。目前,沙特能源部正在进行第四轮的5个新能源项目招标,总装机发电量3300MW。


而中国在清洁能源方面可谓走在全球前列。依靠这一优势,中国积极参与沙特能源转型计划,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及其控股的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等参与新能源项目的企业机构密切合作,助力推进沙特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拓展了中沙双方在新能源领域的务实合作。


在清洁能源方面,氢能是受到高度关注的重点赛道。据了解,近年来沙特积极推动氢能发展,氢能产业是沙特推进经济多元化、降低石油出口经济依赖的重要手段,也是沙特“2030愿景”经济改革战略下最重要的新产业发展目标之一。据沙特能源部氢能和循环碳经济司长Zeid Al Ghareeb介绍,2030年前,沙特氢产量将达到400万吨,清洁的氢将广泛应用于炼钢等领域。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石油研究中心总裁阿拉吉兰则表示,沙特将在2030年实现50%电力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并计划于2026年实现25万吨/年的绿氢产量。

电子情报信息
  • 《石化科技周刊/报》
  • 《石油公司周刊/报》
  • 《石油要闻周刊/报》
  • 《石油科技周刊/报》
  • 《天然气市场周报》
  • 《油气管网观察》
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石油周刊   |   新闻资讯   |   企业动态   |   企业展厅   |   油价信息   |   展会信息   |   投稿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电话:010-63822758
E-mail:jd@cpptn.com.cn

扫描进入手机站

(c)2007-2025 cppt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