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中国石油(SH:601857)公告称,董事会于8月26日通过决议,批准受让方与转让方拟签署收购合同,拟收购标的公司(新疆储气库)全部股权,拟收购事项的合计代价为人民币400.16亿元(不含税费)。
公告称,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太湖公司拟与相关合资方分别以现金出资,新设三家由太湖公司控股的合资公司。新设合资公司拟出资99.95亿元、170.66亿元及129.55亿元,分别收购集团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新疆油田储气库公司、相国寺储气库公司及辽河油田储气库公司100%股权,以持有相关储气库资产。
中国石油表示,本次交易有利于保障公司天然气产业链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储气库是天然气产运储销中的重要环节和衔接纽带,是天然气销售削峰填谷、气田均衡生产的调节工具和手段。拟收购事项可新增109.7亿方储气库工作气量,有利于形成与公司天然气销量匹配的储气调峰能力,发挥调节作用,实现天然气产业链整体效益最大化。
就在公告发布的同日,中国石油还披露了上半年财报。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出现营收、净利润双下滑的情况,实现营收14500.99亿元,同比下降6.7%;净利润840.07亿元,同比下降5.4%。
中国石油表示,业绩下滑主要受原油、成品油价格下降以及油气产品销量变化影响。
今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八大主要对外销售产品中,一半产品销量同比下滑,以聚丙烯、汽油、柴油产品为首。六大主要对外销售产品平均售价下跌,煤油、原油、柴油、汽油等跌幅居前,其中原油、柴油平均售价分别同比下滑12.3%、9.4%至3690元/吨、6213元/吨。
上半年全球石油市场供需宽松,国际原油均价同比下行,布伦特(Brent)原油现货均价同比下跌14.5%至71.87美元/桶,WTI现货均价下跌14.4%至67.6美元/桶。此外,受替代能源竞争加速影响,成品油市场方面,国内汽、柴油消费持续受抑制;主要化工产品价格亦因国际油价回落下跌,生产利润处于低位。
此外,受石油石化主要销售产品售价下滑影响,中国石油的四大分部中仅天然气销售分部上半年经营利润同比上涨。
油气和新能源分部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226.67亿元,同比下降6.3%,主要由于原油销售价格下降、油气产量增加等综合影响。平均实现原油价格为66.21美元/桶,比上年同期的77.45美元/桶下降14.5%。油气和新能源分部实现经营利润856.86亿元,同比下降6.8%,主要由于原油销售价格下降。
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部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541.70亿元,同比下降12.8%,主要由于炼油产品、大部分化工产品价格下降。实现经营利润110.56亿元,同比减少25.73亿元。
销售分部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1697.51亿元,同比下降7.8%,主要由于贸易收入减少及成品油销售价格下降。
天然气销售分部上半年销售天然气1515.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9%。其中,国内销售天然气1197.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2%,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市场份额提高2.1个百分点。天然气销售业务实现经营利润186.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石油新能源业务表现亮眼。其中,风光发电量达到3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0%。新材料产量166.5万吨,同比增超五成;车用液化天然气(LNG)加注量同比增近60%,充换电量增长213%。
截至8月27日发稿,中国石油报8.72元/股,跌0.57%,总市值1.60万亿元。